close

 不知已經多久,有一部電影能從頭到尾糾著我的心,每個片段,每個音符,再再都挑動著我的神經。《Pianomania(台譯:我為琴狂)》就是一部能令我雖不至為之瘋狂,卻會想珍惜的收藏在自己口袋中的紀錄片。它貼身紀錄了奧地利史坦威鋼琴的首席調音師史戴芬(Stefan Knüpfer)的工作及生活細節。透過鏡頭,深入探索在鋼琴黑盒下的奇妙境地;更透過史戴芬和客戶之間的互動,揭開許多名鋼琴家的神祕面紗。當然,這部電影能對我產生那麼強烈的共鳴,也有些我自己的個人因素在內…

 電影的主軸是艾馬爾(Pierre-Laurent Aimard)即將錄製巴哈的「賦格的藝術」。史戴芬為了這次的錄音,鋼琴的前置作業竟早從一年前就開始,雖不至意外,但也著實讓我的心中小小的「哇~」了一聲。就像這整部電影所記錄的調音師工作,雖不陌生,但種種枝微末節還是讓我大開眼界。在這一年之間,史戴芬除了在費爾納(Till Fellner)的幫助下找琴、定期與艾馬爾開會之外,也開始各種實驗,包括自己動手做了幾片為了能讓部份琴音能不被樂團干擾,而準確傳達到聽眾耳裡的聲音反射板。同時,故事的副軸,我們則可以看到除了在意琴音在大小場地的表現,更在意椅子牢不牢靠的朗朗;在2007年8月Grafenegg音樂節詮釋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的布蘭德爾(Alfred Brendel);準備在Grafenegg音樂節中為英國男高音伊恩博斯崔吉(Ian Bostridge)伴奏的朱利厄斯德瑞克(Julius Drake)…等。而有些意外的是,他並不會像某些古典音樂工作者,端著“古典”這高高在上的架子,他也能夠與像是Igudesman & Joo(意高文 Aleksey Igudesman 與 朱亨基 Richard Hyung-Ki Joo)這樣的團體,陪他們一起惡搞音樂,並樂在這樣的創作過程,甚至於玩得比他們還兇!

 劇情回到主軸,就在萬事具備的錄音前夕,龜毛的艾馬爾開始對琴音這樣那樣的不甚滿意。史戴芬則覺得再繼續調整下去會是一連串沒完沒了的災難,「我有備案!」非常熟悉挑剔狂艾馬爾個性的史戴芬也早有準備,立刻在跟艾馬爾商量之後,打電話給他的老闆,請他立刻請專人將他的備案琴運來。只見艾馬爾彈彈台下史坦威工作人員大費周張運來的備案琴,再彈彈舞台上原本史戴芬嘔心瀝血為他預備的琴……老實說,相較於原本那被艾馬爾磨了再磨的華麗琴音,台下的琴較接近我心目中理想的巴哈音。不過最終,不意外的,艾馬爾選擇了原本那在台上的琴。(改來改去繞了一大圈,最後選擇第一版…客戶總是這樣,還真是千古不變的定律啊~)

 音樂,可說是藝術,也可說是科學。什麼是完美的琴音?除了音樂家的主觀認知,那還配合了演奏空間的大小、建材,演奏當時的溫濕度、甚至於落塵…等等,多到無法想像的元素,透過複雜方程式,最終成為聽眾耳裡的那一瞬音符。所以也有人說,調好的琴音,就像走在鋼索上,只消小小的一抹灰塵,就足以改變音色。望向身邊的Ceres,也同樣眼眶泛紅。身為鋼琴逃兵的我們,或許只消擁有史戴芬對鋼琴100分之1的熱情,就能鼓起勇氣繼續前行也說不定。

 最後附上史戴芬與Igudesman & Joo的惡搞發想片段。片段的一開始是史戴芬打電話給某小提琴家想討個5歐左右的便宜小提琴,以展開他的惡搞之旅。而中間穿插了Igudesman & Joo對於新節目的構想,包括鋼琴的F1方程式競速比賽啦、倒著彈琴啦、用小電扇拉小提琴啦…等。直到最後,將可以看到史戴芬怎麼對付他要來的小提琴,還有他怎麼利用他精湛的演技,連Igudesman & Joo都被唬得一愣一愣。那不只是搞笑而已,搞笑的背後,藏的是強大的力學根基。最後,我們只能於對史戴芬的幽默和天才,起立致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