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能 (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忍不住想先來寫一點「名古屋能楽堂定例公演」的事情,因為這是我的關西觀劇初體驗,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新奇的,想特此記錄一下。也許有人跟我一樣,觀劇經驗總是追逐著某些特定的人,結果對其它地域甚至是流派的人都十分陌生。像我這次的經驗就是。一樣是和泉流,我怎麼滿腦子只記得“野村”開頭的名字?平平是石井流,我怎麼只認得個河村真之介?同樣是観世流,我怎麼只知道観世家梅若家?(其實是觀劇經驗過少,只有一個字:菜)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観世栄夫さん去世了。

上個月因為車禍受傷住進醫院,之後他的病情持續惡化,終於在這個月8日因大腸癌病逝於東京。
其實原本並沒有很欣賞他的演出的,勉強可說是不合我的味口,但以他在能楽界的德高望重,我內心一直寧可相信是因為我的觀劇經驗不足,火侯不夠,所以還沒能開啟我那更敏銳的感官去看到栄夫さん令世人珍惜的能量。

以為他還有很多時間,以為我還有很多機會,不過,來不及了。這讓我對於4月時硬是獨漏栄夫さん的『翁』,更覺得錐心的遺憾不已。“把每一天都當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真的不是俗氣的老生長談吶~


観世栄夫 観世流シテ方
1927年8月3日生
1958年一度脫離能楽界,又於1979年復歸
1997年芸術選奨文部大臣賞
1998年モービル音楽賞 2001年勲四等瑞宝章
2007年6月8日早上8時35分因大腸癌病逝,享年79歲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雄偉的景緻,食不知味的早餐。看來這次我不只對不起東京的櫻花,也對不起東京的都市美景、和東京的眾多美食……

 早晨,就算是襯著從25樓望向東京都廳雄偉的都市景色吃著美味的早餐,仍然是有點食不知味的。腦子塞滿的,是昨天在世田谷一幕幕令人難忘的驚喜,和今天即將再次見到生斎的期待。匆匆吃完早餐後,先來趟流血流汗的紀伊國屋血拚,流血是因為面對一整區都是能和狂言相關的寶庫,我馬上就失去理智,站在書架前愈久,荷包失血失得愈嚴重;而流汗,就是因為在書架前逗留太久買太多書,又眼看著和風箏約定的時間已到,完全來不及先把書搬回旅館,只好硬著頭皮帶到世田谷(當時買到頭昏,竟完全忘記車站有置物櫃這種東東)。

 終於和風箏見到面了啊~~才見到她,她就跟我說了令我羨慕不已的事:她剛才在世田谷位在地下室的超市見到万作爸了!「真的嗎?!」她笑著點頭,「有沒有撲上去和他打招呼?」她搖搖頭,她的眼裡只有斎,容不下別人。倒是我,我真的有好多話想跟万作爸說耶…至少,我也很希望有機會對他表達一下欣賞他(和他們家…他兒子啦!:P)的心情。(用什麼語言表達嗎?聽說和万作爸可以用法語溝通…?…!不過當我聽過今年初市川團十郎さん在巴黎公演時講的那一大段落落長的法語之後……我想…還是算了…要是聽不懂他的日式法語,大概更失禮吧…)總而言之,接下來的一個鐘頭,我都一直處於“非常後悔今天為什麼沒有早點來”的狀況。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劇場門口

 昨天已經看過了『翁‧三番叟』,今天還看嗎?看~當然看~!姑且不說今天和昨天的狂言劇目不同,今天是個什麼夢幻組合,怎麼能不再跑一趟世田谷碰碰運氣呢?由於今天的『翁‧三番叟』是晚上7:00才開始,所以決定先來一次歌舞伎昼の部的初體驗。早上11:00,我準時出現在歌舞伎座大門,而當我看完4齣戲,滿足的走出歌舞伎座時,已是下午4:00。上次來日本的時候,曾經在銀座住過一星期,一直很喜歡銀座散發出來的,獨有的貴族氣質,再回到這一區,會感到有點懷念的情緒在裡面。算準應該還有一點時間,便想在附近走走,所以先繞去就在附近新橋演舞場“勘查場地”(因為沒有演出,所以也不得其門而入,只能看看外面的樣子,培養一下下次來看戲的情緒…哈!),然後又到歌舞伎座對面一家傳統樂曲專門店混了一會兒,又在店員的指引之下到銀座另一家大型唱片行買到了広忠的CD,便往世田谷出發。

 由於前一天已經來過了,所以今天出了地鐵後便順利的直上3樓。到的時候,前面已有一個貴婦和一個很有氣質的婆婆排在前面。和她們打了招呼又小聊2句之後,她們便看起自己的書,而我,便開始拿起相機東拍拍西拍拍。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0414_01.jpg
「第16回奉納靖國神社 夜櫻能」的場刊封面。

 走出世田谷之後,感覺著乾爽的空氣,便直接跳上地鐵往靖國神社去也!

 穿過第二鳥居,遠遠就看到神門前黑壓壓一條。因為沒有斎的關係,猜想今天應該會少很多動機不純的飯類(我算是沒魚蝦也好的飯…),所以原本以為今天的觀眾不會太多太多的…(因為以預售票販賣的情況,今天這場也的確比前二夜的演出花了比較久的時間才賣完也是真的)沒想到一到了神門正門口,竟然發現已經排了長長一大串穿著正式服裝的紳士貴婦們等著進場。神門口的右側開了一扇小門,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來到当日券的購買處後,竟然神奇的買到SS席的中正面的第1排!開心的拿著票,加入排隊的長龍等著進場,在工作人員引導之下,只見大家都安靜又整齊的4個人一列的排好等著。神門口立著一大張將在13日舉行的「靖國神社奉納大相撲」的看板,看得我心都糾在一起直搖頭啊~。隨著天色漸暗,也開始起了風,看著身旁紳士的毛大衣,前方貴婦的皮草,這時才開始懊悔早上在匆忙間竟忘了隨手帶上羽毛衣(嘿…明明成田美名子さん在書裡都警告過了哩!真是豬頭…),抬頭看看天,心虛的希望晚上別太冷才好…。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0413_01.jpg
070413_02.jpg

 早上一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視。
第一次零時差的看到《にほんごであそぼ》,感覺很奇特,此時,我就是日本的學齡兒童,乖乖的坐在電視前聽野村老師上課。今天播的是小狂言『千鳥』,斎飾演一直想偷酒的太郎冠者,酒店主人則是深田博治飾演。中間穿插了小博士打扮的斎忽然冒出畫面,說明太郎冠者在劇中的好玩之處,而這齣小狂言的最大看點則在於太郎冠者和酒店主人所唱的千鳥歌,配上了小鳥的唧唧聲,酒店主人唱起:「浜千鳥の友呼ぶ声は~」太郎冠者便可愛的和唱:「ちりちりや~ちりちり~~ちり飛んだり…」 最後鬼靈精怪的太郎冠者一邊唱著「ちりちりや~ちりちり」想引開店主的注意,一邊動手偷酒。這次令我眼睛一亮的,是斎身上穿的肩衣,圖案突破傳統的嚴肅,配色也變得相當鮮艷。它是好幾隻白色蝴蝶在藍天下綠草上飛舞的圖案,感覺十分的春天,也很適合出現在兒童節目啊!一早起床就有斎穿著可愛的衣服唱著輕快的歌,使得一整天在一個好心情下展開。到飯店25樓眺高望遠的餐廳吃完早餐後,就往世田谷出發。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0412_02.jpg
「第16回奉納靖國神社 夜櫻能」的DM。

 來到新宿車站的南口,才發現正在下大雨。
那種雨感覺很奇異,往上看半空中飄的,是大粒大粒的白雪,但狠狠打在地面上的,卻是傾盆般的大雨。「真不愧是賽人行程…」我嘴裡嘟嚷嘟嚷的,還是死心的拉著行李往雨裡走。手裡的傘像是裝飾品,沒一會兒我就已經像是剛從台灣游泳來日本的一樣。問了問路人旅館的位置,他們都用同情的眼光建議我叫計程車。我也很想啊啊啊!!可是這種天根本沒有空車,只好硬著頭皮快步走,因為心裡實在惦記著晚上的夜櫻能。「下了那麼大的雨,晚上應該會改地點吧…?」進了旅館馬上盯緊時間快速把全濕的衣服換掉後,也沒時間再打電話去靖國神社確認,就衝回新宿車站跳上地鐵往日比谷公会堂跑,最後竟也讓我趕上了?!說到底,也真該謝謝這場讓我狼狽不堪的雨,因為它,夜櫻能必須把表演場地由戶外的靖國神社改為室內的日比谷會堂,也因為改場地,表演晚半小時開始。就是因為晚了這半小時,我才得以在最後一刻看到夜櫻能,儘管因為還是遲到了一點點,而錯過了舞囃子的前半段 。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國了。帶著滿身的疲憊但強烈的不捨回來。
「很想就這麼一直看下去啊~~」當P問我時,我這麼說。她又說「有種圓夢的感覺」時,我輕輕的點點頭。這次的行程算是我前所未有的吧,和以前一樣的超緊湊,但從前一定會出現在胃中和留影在相機中的美食,這次完全沒有出現,吃得少,睡得更少(別問啦!沒瘦啦!),有點辛苦,但滿心幸福。

 要把心中滿滿的震撼驚喜化成文字,先需要一點時間把心情平復一下才有辦法下筆。現在只先把這次看戲的行程放上來: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開戲劇史,會發現幾乎全世界的戲劇起源,都是從信仰而來。為了風調雨順、五榖豐收、生養眾多等原因而衍生出來的敬天祭神儀式,其音樂、舞蹈動作等經過長時間的轉演進化,最終就會獨立出來成為一支新興的藝術表現。「能」,就是其中一種。

 奈良時代,日本從中國傳進了「散樂」,並成立官辦教坊,專門培養散樂藝術人才。所謂「散樂」的形態包羅萬象,舉凡曲藝、歌舞、口技、雜耍等民間藝術,都是散樂的範疇。官辦教坊被廢止之後,散樂藝人轉向民間,由大寺院庇護,開始了蓬勃的發展。至平安時代中期,散樂因為諧音而被稱為「猿樂」,直到平安至鐮倉時代,在寺院舉行法會時,施法除魔驅邪的是所謂“咒法師”的工作,而將咒法之意義簡明的表現出來的追儺儀式,則交由猿樂藝人們去做,由此產生了「咒師猿樂」。《翁》,就是以這樣的身份存在著。正由於是這樣的身份,所以嚴格說起來,《翁》並不能算是能樂,而是一種儀式,所以平時並不演出,只有在新年及重要的場合才會看到完整的《翁》。《翁》由三段組成,第一段由飾“千歲”的“直面(不戴面具)”能演員跳一段生氣勃勃的“千歲舞”;第二段由飾“翁”的能演員戴上白色的“翁面”,跳上莊重的祈禱舞;之後則由飾“三番叟”的狂言演員上場。現在能中的《翁》劇的三段落演出格式,一般認為成型於世阿彌的時代。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到底誰來了?我想知道,很多人也想知道。後來查證才明白,名單不是沒有,而是只發日文版的給日籍貴賓們…什麼跟什麼啊?他們竟然沒有善盡藝術推廣的責任,好好的把自己驕傲的傳統藝術介紹給台灣人?有沒有搞錯啊?
以下放上這份得來不易的名單,冤有頭債有主,知道這四不像的演出是誰搞出來的,以後在路上遇到才不會打錯人…喔不是,是給自己和大家參考一下:

《獅子》

獅子:山崎正道、角当直隆
笛:望月美左輔
小鼓:望月太左衛
大鼓:藤舍千穗
太鼓:梅屋巴
三味線: 吉住小三友、吉住小しな、鳥羽屋里夕、吉住小代英

《楊貴妃》

作曲:苫船

楊貴妃:梅若六郎
方士:山崎正道
笛:望月美左輔
小鼓:望月太左衛
大鼓:藤舍千穗
太鼓: 梅屋巴
三味線:吉住小三代、吉住小三友、吉住小しな、鳥羽屋里夕
唄:吉住小与ひで、吉住小茂枝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天的表演,可能是達人們原本的期待過高,所以失望過大,炮聲隆隆。我原本並不想開炮的,很想留給沒能來參加的戲迷們一點點好的想像空間。不過既然別人已經發射出第一枚彈藥,我想,大概也沒有留情的必要了吧。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當她以長袖及扇面輕捂著面容,緩緩的穿過橋掛かり,我的呼吸早已不自覺的摒息。
當她至橋掛かり的盡頭停下腳步,輕移去袖及扇後露出白晢的面容,我終能輕呼出第一口氣:
好‧美‧啊~~

noh_070203_01.jpg

Pet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