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許久,終於盼到了NHK新春能狂言。原本只以為只是一個普通『翁』的演出,但真正看了之後,那種精彩已經不只是“double翁”這麼單純了,2位翁、2位千歲,2個流派、再多加上2個角色(父尉和延命冠者),這樣的加乘力量,實在是強大到令人震憾的!今天的這個演出原本是去年5月在横浜能楽堂「もう一つの『翁』」的演出,並在12月18日時為了NHK的錄影,又原封不動的再度上演一次。而「もう一つの『翁』」,是復元了鎌倉時期「古い翁」的形式的一種實驗性演出,本來依照正統古法,是必須四座(観世、宝生、金春、金剛)同時參與的,但有鑑於能楽堂的空間不夠大的關係,所以這次就只有観世與宝生兩座參加。另外,原本在「古い翁」中,上場人物必須包括“露払い(千載)”、“翁面(白式尉)”、“三番猿楽(三番三)”、“延命冠者”、“父尉”5役登場,而現代上演的『翁』,則是後來在室町時代時観阿弥改作之後的成果,將延命冠者和父尉去掉,算是以一種省略後的上演形式。
以下就是這次『翁 ~古態』的流程,和一般演出的『翁』除了過程有些不太相同之外,連唱詞都有一半以上不一樣呢!去年年初時我也曾經寫過在去年NHK新春能狂言時所演出的『翁 ~打掛り』,那一次的小書“打掛り”是針對大鼓的表現部份(這篇文章同時也在後來補充了“打掛り”小書的爆笑由來),但其它的部份還是比較接近一般『翁』的演出形式,所以可以請大家兩邊參考一下,就可以明顯感覺到這次的『翁』和以往的不同,同時,也可以懷念一下去年6月8日去世的観世榮夫さん最後的身影。若有興趣瞧瞧我之前寫的其它有關『翁』的演出,請參考:
‧『翁‧三番叟』第一日 我的生斎第二回目
‧『翁‧三番叟』第二日 夢幻組合親子日
‧『翁‧三番叟』第三日 用神聖包裹的激情
観世流、宝生流『翁 ~古態』 観世権守/翁/父尉:観世銕之丞 |
》》所有人員進場
![]() |
》》権守‧観世流、宝生流シテ方‧直面
這一次可以欣賞到兩位潔白的権守(翁),真是美麗得不得了,所採取的是“白尽し”的裝扮,也就是說從頭到腳,從狩衣到指貫都是純白色。好玩的是這樣的裝扮既不是観世流也不是宝生流的流儀,而是向金春流借用的形式呢!
![]() |
兩位権守首先同聲開口,並配合地謡唱出“総序の呪歌”:
権守:「どうどうたらりたらりら。たらりらがりやらりどう。」 地謡:「ちりやたらりたらりら。たらりらがりやらりどう。」 権守:「所千代までおはしませ。」 地謡:「我らも千秋さむらはん。」 権守:「鶴と亀との齢にて。」 地謡:「幸ひ心に任せたり。」 権守:「どうどうたらりたらりら。たらりらがりやらりどう。」 地謡:「ちりやたらりたらりら。たらりあがりららりとう。」 |
呃…因為権守和地謡都是由両流同聲,嗯…主要是因為流派不同吧…唱腔高低與抑揚頓挫都不太一樣,所以明顯會覺得有不整齊的情況發生,而且連吟唱的key都起得不一樣啊…說不定地頭也有2位?
》》千歲‧シテ方‧直面
![]() |
較為奇怪的是,這次參與的シテ方観世流、宝生流兩流,都同是屬於上掛り的流派,一般來說,上掛り流派的千歲都還是由シテ方的人來擔任,而下掛り流派(金春流、金剛流、喜多流)的千歲,才是由狂言方擔任。而在這次配役表中也是以“観世方千歳”“宝生方千歳”來稱呼,但實際上的兩位千歲其實都是大蔵流狂言方的人?!這…感覺雖然很新鮮,可是就實在不理解了……若是有人知道為什麼請不吝賜教。(喵~不就跟妳說這是“古態”了嗎?怎麼還這麼多問題啊?!:p)好啦,回到正題。就在小鼓整齊的節奏之下,首先是観世方千歲站起吟唱。
観千歳:「鳴るは瀧の水。鳴るは瀧の水。日は照るとも。」 地 謡:「絶えずとうたりやりうたうづどう。」 観千歳:「絶えずとうたり。常にとうたり。」 |
![]() |
観世方千歲開始跳起“千歳之舞(一之舞)”。跳著跳著,宝生方千歲也站起加入舞動,在兩人齊步震天的踏地之後,此時兩位千歲同聲邊唱邊舞,而兩位権守也開始準備戴上翁面。
兩千歳: | 「所千代までおはしませ。我らも千秋さぶらはん。鶴と亀との齡にて。所は久しく栄えふべしとやな。鳴るは瀧の水日は照るとも。」 | |
地 謡: | 「絶えずとうたりやりうたうづどう。」 |
此時,観世方千歳回到目付邊邊的位置坐下,獨留宝生方千歳開始跳起“千歳之舞(二之舞)”。
》》翁‧シテ方‧白色翁面(白式尉)
![]() |
翁戴上翁面後,展開了祝唱詞。
兩翁:「総角やとんどや。」 地謡:「尋ばかりやとんどや。」(翁把面箱從面前移至旁邊) 兩翁:「座して居たれども。」(四人站起) 地謡:「参らうれんげりやとんどや。」 |
![]() |
観世方千歲退至後見座前將侍烏帽子摘下,換上剣先烏帽子,為接下來的三番三做準備。而宝生方千歲則退至笛座前,兩翁上場繼績吟唱。
![]() |
兩翁: | 「千早振る神のひこさの昔より。久しかれとぞ祝ひ初めてき。」 | |
地謡: | 「そよやりちや。」 |
唱畢,兩位翁開始交互吟唱起對話般的祝言(以下観世方翁簡稱“観翁”、宝生方翁簡稱“宝翁”)。在這裡可以聽到銕之丞さん特有的,若隱若現由喉頭發出的沙啞音。
観翁:「やや 尉殿に申すべきことの候。」 宝翁:「そも何でうことにて候ふぞ。」 観翁:「かかる目出たき砌には、十二月の往来こそ目出たう候へ。」 宝翁:「それこそもつとも目出たう候へ。」 観翁:「正月の松の風。」 宝翁:「きんの琴を調む。」 観翁:「二月の燕は。」 宝翁:「疾う成りひをはやむ。」 観翁:「三月の霞は。」 宝翁:「四方の山にたな引く。」 観翁:「四月の郭公。」 宝翁:「所によき事を告下渡る。」 観翁:「五月のあやめ章。」 宝翁:「玉の御宝殿を葺き飾る。」 観翁:「六月の扇は。」 宝翁:「徳若の風を出だす。」 観翁:「七月の蝉の声。」 宝翁:「林で歌ふなり。」 観翁:「八月のかりがねは。」 宝翁:「み放生会に参る。」 観翁:「九月の菊の花。」 宝翁:「医王方薬の御薬となる。」 観翁:「十月の時雨は。」 宝翁:「木の葉を染め渡る。」 観翁:「十一月のあられは。」 宝翁:「不動の精米にことならず。」 観翁:「十二月の氷は。」 宝翁:「増鏡を論ず。」 観翁:「在所法報。」 宝翁:「ならびに法報。」 観翁:「容顏美麗。」 宝翁:「紫磨金色。」 観翁:「三十二相。」 宝翁:「八十種好。」 観翁:「十に十。」 宝翁:「百に百。」 観翁:「千に千。」 宝翁:「万に万の。」 両翁:「御貢の宝物備へて参らせん。翁ども。」 地謡:「あれはなじよの翁ども、そよやいづくの翁ども。」 両翁:「そよや。」 |
唱到此處,兩人便開始跳出莊重的“翁之舞”。
観翁:「興がるころかな。」 宝翁:「興がり面白し。」 両翁:「千秋万歲の御祈祷の舞なれは。ひと舞舞はう万歲楽。」 地謡:「万歲楽。」 両翁:「万歲楽。」 両翁:「重疊安穏の御祈祷。」 |
舞畢。以上,就是翁~古態的重頭戲:「重疊安穏の御祈祷」的部份。總的來說,單就這次演出兩流的翁舞,感覺上観世流的翁在動作上較重平衡大器,莊嚴感十足;而宝生流的翁則都是用不平衡來形成的霸氣為主,帥氣不已。一般人大多會有著:観世流華麗,宝生流質樸的先入為主的觀念,但看完這次的演出後,絕對會對兩流共生的燦爛驚艷不已,尤其是宝生流。
》》三番三‧狂言方‧直面
![]() |
終於,到三番三的上場。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蔵流的三番三。聽著熟悉的曲調卻看著狂言方踏出不太一樣的舞步,感覺很妙。
三番三: | 「おおさえおおさえ。喜びありや。喜びありや。我がこのところより外へはやらじとぞ思ふ。」 |
並開始跳出三番叟舞蹈的“揉の段”。這次的三番三採取的是「二日ノ式」的小書形式。這個小書形式其實在去年4月時世田谷的『翁‧三番叟』的第二日時就已經看過,只是…到底有什麼差別呢…嗯…據說最大的特徵就是在這“揉の段”時會舞到橋掛かり那邊去(咦?哪有啊?)。那實際上呢…是資質魯鈍的我,看不太出來差別在哪兒啦…:p
東次郎さん的喊聲中帶有優美的抖音,這使得整體的氣勢顯得非常有特色。而動作也非常有氣勢,雖然沒有像和泉流那麼重視腳部的大動作,但卻多了乾脆而華麗的甩頭,他運足的方式我也很喜歡。舞步和萬斎跳的差得還蠻多的(應該是流派的差別?),但一樣有三跳,只是…就沒有斎那麼美的啦…:p
舞畢,退至後見座前帶上黑色翁面。
》》三番三‧狂言‧黑色翁面(黑式尉)+面箱‧狂言方‧直面
![]() |
帶上黑色翁面的三番三出場和千歲進行對話。
三番三:「物に心得たるあどの大夫殿に、きと見参さう。」 千 歲:「ちやうど参つて候。」 三番三:「誰がお立ちにて候ぞ。」 千 歲:「年頃の傍輩づれ、おんみあどの役にまかり立ちて候、三番猿楽さつと舞うて御入候へ。」 三番三:「三番猿楽の舞わうずることは易く候、まづあどの大夫殿おん直り候へ。」 千 歲:「それがしが直らうずる事は易う候はやおん舞ひ候へ。」 三番三:「まづお直り候へ。」 千 歲:「いや。」 三番三:「いや。」 千 歲:「雉の尾は、笙の笛にぞ似たりける。」(給鈴) 地 謡:「似たりけり、笙に合はせて音をそ鳴く。」 |
![]() |
對話完畢之後,三番三精彩的“鈴の段”就此展開。大蔵流的搖鈴弧度較大,有些角度也不同,踏步的點大致的點都一樣,但動作卻是天差地別,連小鼓的打法都不太一樣。然後………天吶!!!因為NHK播出時間的關係,竟然中間被剪掉?!嗚…
三番三邊舞到後面節奏較快的部份時,観世翁又開始在一旁戴上翁面了。
》》延命冠者‧狂言方‧延命冠者面+翁‧シテ方‧白色翁面(白式尉)
![]() |
一般的翁的演出,在三番三舞完之後就會結束,但這次的演出在三番三上場前翁並沒有退場,為的就是接下來這個演出特色:延命冠者與父尉的加入。延命冠者由原本的宝生方千歳山本則重,戴上延命冠者面擔任,而父尉則由原本的観世翁観世銕之丞擔任。在此稍微提一下延命冠者面,它也同樣是翁系面之一(翁、延命冠者、 黒色尉),只是較翁為年輕,和普通男面較為接近,但又同時有翁系微笑特色的面。
延命: | (邊舞邊說)「生まれし所は忉利天。育つ所は花が園。ましまさばとくしてましませ父の尉。」(父尉站起與延命冠者共舞)親子とも並べ連れて御祈祷申さん。」 | |
父尉: | 「一天風納まつて。民五袴の楽しみに誇り。さればあめつち開け始まりしよりこの方。伝をり来たる翁なり。そよや祝ひには。松をば根ながらこそ取れ。」 | |
地謡: | 「枝をこそ取れ。ありうだうだうだう。」 |
全劇就在“父尉の舞”之後結束。